智启沙龙:院长面对面第三期 | 邝栋明副院长:科研择路,成长突围

 

202541日,赌博app-网络赌博软件 第三期智启沙龙:院长面对面交流会在生科大楼2号楼1017会议室举行。邝栋明副院长与14位本科生代表对坐畅谈,现场氛围轻松活跃,在交流中增进师生对彼此的了解,为同学们的发展指明方向。

活动由邝栋明副院长主讲,学院党委魏鹏娟副书记与学工部老师共同参与。14名本科生代表覆盖整合科学、强基计划、生物技术等专业,包含多个年级。

在交流会中,邝院长结合自身学术历程分享治学心得,更以师兄的视角讲述校园记忆。学生代表们纷纷就专业发展、科研入门、跨学科学习等成长议题踊跃提问。老师们耐心答疑解惑,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同学的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针对提高科研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等方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逐一讨论,为同学们认识自身情况、规划未来发展带来了启发。

 

学科交叉与人工智能:拥抱技术变革

邝院长指出,学科交叉是科研创新的重要趋势,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生物学研究正加速与大数据、AI等技术融合。他以单细胞测序、肿瘤免疫研究为例,强调主动拥抱新技术的重要性,并预言未来科研中AI的应用将不可或缺。他鼓励本科生关注前沿方向,积极与跨学科团队合作,抢占学术先机。

 

本科生科研:态度比成果更重要

邝院长坦言,科研的核心在于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而非单纯追求奖项或加分。他建议学生通过实验室实践判断自身兴趣与潜力,并强调主动沟通是融入团队的关键:优秀的学生需主动学习文献、参与讨论,用行动证明潜力。

 

导师与实验室选择:双向匹配的智慧

邝院长结合自身经历,提醒学生选择导师需多做功课”——通过文献、学院官网等渠道了解导师研究方向,并主动表达兴趣。他直言:师生关系建立在信任与共同目标上,导师更看重学生的投入度与成长潜力,而非短期成果。此外,他提出学生注重选择上升期团队,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破除焦虑,明确路径

针对强基班学生直博竞争压力,邝院长指出,导师更关注学生的学术潜力而非单纯绩点或科研资历。他鼓励学生通过深度参与科研、展现学术热情争取导师认可,并提醒避免固守单一团队,灵活调整选择。学院也将为强基班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对接支持。

 

拓宽视野,夯实基础

对于新兴的整合科学专业,邝院长表示,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与学习能力。他建议学生不抗拒任何领域,通过广泛接触不同学科的方法论,为未来科研创新积累多元视角。

 

在选择的智慧中探索人生旷野

邝栋明教授以科研与人生选择为主题,寄语学子:成功源于努力,但更取决于方向——选对平台、跟对团队,方能行稳致远。他鼓励学生保持开放心态,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科研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思维与格局的锤炼。大学阶段的试错与探索,终将沉淀为未来突破的基石。”  

学院党委魏鹏娟副书记以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激励学生,强调多元成长的可能性:科研之外的综合能力、人际沟通与抗压韧性同样关键。愿你们既有深耕领域的专注,也有拥抱未知的勇气,在这片旷野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智启沙龙交流会在师生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这场零距离的思想对话不仅消解了同学们对科研的迷茫感,更通过双向互动的沉浸式体验,让每位参与者都感受到学术共同体的温暖力量,为未来的探索之路注入了持续动能。

 

学子心声

 

刘慧洁

参加本次院长面对面活动让我对整合科学的学科交叉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邝栋明副院长以自身科研经历为例,生动展现了跨学科思维如何打破传统研究壁垒——比如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的结合能为疾病机制提供全新视角。他强调主动沟通是科研合作的关键:与导师交流时需明确问题、提前准备方案,甚至大胆提出创新想法,而非被动等待指导。这让我意识到,整合科学的核心不仅是知识融合,更是思维方式和协作能力的提升。

活动中提到的用不同学科语言对话令我印象深刻,这正是我们专业独有的优势。未来我将更积极寻求交叉课题机会,同时培养结构化沟通能力,让跨学科背景真正成为科研竞争力。

 

吴昱圻

十分感谢邝栋明副院长能够在百忙之中与我们进行一场关于人生选择的大讨论。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邝院长鼓励我们主动拥抱新时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同时他也现身说法,鼓励我们用行动力来应对当下所遇到的困难,与其关注问题本身,不如关注如何解决问题;与其纠结于做什么事,不如行动起来,不断地把眼下该做的事做好。在此后的生活中,邝副院长的殷殷教诲必将让我在此后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走向未来。

 

黄欣

周二与邝栋明教授的面对面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他以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点醒了我——与其困于焦虑,不如专注破局。在谈及没有特别的兴趣如何选择未来方向时,邝院长提到的正反馈循环令我印象深刻——兴趣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持续行动与微小胜利中逐渐浮现的。不必过多纠结是否热爱,先沉下心来成为某个领域的合格者,那时自会知道答案。他还鼓励我们跳出框架思考,学会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跟紧时代潮流。研究潜力很关键,邝院长语重心长说到,在实验室学习时,要积极主动,善于沟通,培养思维。这次交流让我明白,行动破迷思,实干出真知,未来在脚下徐徐铺展。

 

郑丹语

参加学院的院长面对面交流会,使我受益良多。首先,邝院长针对我们现下对于未来道路的迷茫问题,给出了他的宝贵建议:一定要勤奋追求,而非简单认为没有方向,找不到兴趣而空耗时间。努力提高自己全方面能力,才是解决我们迷茫和焦虑的最终解。其次,对于生物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方面,邝院长鼓励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在传统生物实验方法中积极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以达成创新效果,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后,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邝院长对于我们学业焦虑给出的鼓励与解答: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就不会感到压力。用来郁闷和紧张的时间,不如去想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把事情做成功之前,就先想把事情做成功的事情。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将在未来的学习中脚踏实地努力,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流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人才。

 

本期活动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与会学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未来,学院将继续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助力学子明晰方向,在科研与人生的旷野中勇敢探索。